李宁全新新秀 Rookie 鞋款白灰及白红配色出炉
此外,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。
在刚刚结束的全球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的太阳能专业展览交易会国际太阳能欧洲展(Intersolar Europe)上,又有10个国家的代理商和我们签订了代理协议。个人发电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。
赛维2012年5月15日财报显示,总负债52亿美元,资产负债率高达103.57%,2012年全年净亏损是10.5亿美元。欧盟临时反倾销税对我们传统光伏组件的出口影响很大,今年同比下降了50%以上,好在我们有光伏陶瓷瓦,该创新产品围绕美丽中国、美丽城市为主题,已确定将实施包括杭州市3000户美丽乡村光伏陶瓷瓦屋顶等项目,二次城镇化改革会给我们带来无限商机。据介绍,主要来自于建设成本高、成本回收期长、光伏材料铺设受到小区楼房可利用面积以及搭设难度大等因素,并且政府对于居民个人建设光伏电站的电价补贴政策暂时尚未出台。随着各种扶持政策的出台,尤其从今年开始,全国各地已经连续不断地出现家用光伏建设与并网成功的项目。一般民居屋顶只需安装30平方米,每年就可发电2000-3500度,基本可以满足普通家庭的用电需求,1平方米光伏陶瓷瓦每年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-110公斤。
据天合光能的财报显示,2012年,净亏损2.666亿美元,2011年,净亏损3780万美元。赵永红说,对浙江而言,由于日照条件并不特别好,太阳能发电量不高,因此目前国家所规定的上网电价1元,尚无法帮助企业在本地建设光伏电站然而,光伏产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,却依然没能得到解决。
众所周知,光伏产业所存在的核心问题,乃是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,而此次国六条的推出,仅仅是将扶持的对象,从上游开始转向下游,同样没能逃开以往政策干预的道路。这样的短视政策扶持所直接导致的结果,便是将小毛病在政策刺激的掩盖下,变成更大的问题。然而这种依赖政策导向等外在力量的纠正,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,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刺激市场的繁荣,但从长远来看,却让市场本身出现了更多、更大的问题,如人民币升值、通货膨胀、产能过剩等,皆由此而来。也正是这一举措,直接导致了如今的光伏行业产能过剩,超过八成以上的企业都陷入了亏损的困境。
从经济学上来说,这种扶持政策的推出,是建立在扩大政府开支,实行财政赤字,进而刺激经济,维持社会繁荣的基础上,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当中的经典理论。正文未完,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全文显示。
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,借此来形容我国政府和光伏产业间的关系,应该是再恰当不过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、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李俊峰认为,国家对待政策的态度,应做到循序渐进、把握节奏,否则光伏产业很可能又会重复以往的疯狂。如今光伏所面临的尴尬困境,正是由此而来。政策短视的问题依然存在,光伏产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,也没能得到解决。
治小病得大病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之后,国家在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,如4万亿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,手笔之大令人侧目。在张维迎来看,一个产业因政策错误会导致产能过剩,政府每一次错误导致的问题,又变成下一步继续干预的理由但就目前来看,由于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较多,发展程度以及成本都不尽相同,整个产业的产品标准体系也没有建立,又没有投入运行的商业化光热发电站作参考,国家要想在此基础上出台统一合理的电价政策,时机尚未成熟。通过示范项目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技术和了解电价,探索电站运行的成本,并积累产业制造和项目开发的经验,没有这些,一切都是纸上谈兵。
早在2010年,国家曾实施了太阳能热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工作,但并没有在中标价格的基础上形成固定上网电价。报告中指出,我国至今还没有槽式聚光灯、定日镜、菲涅尔聚光灯的生产线,面形精度检测仪器和方法也几乎是空白,这对产品品质的保障带来隐患。
中金盛唐新能源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建城也表示,要想使得国内光热发电行业获得更大发展,国家在补贴方向上也应该做出一些改变,要更多扶持装备制造业而不是发电企业。从技术路线上看,光热发电主要分为槽式、塔式、碟式和菲涅尔式四种。
王志峰曾联合国内知名专家及企业代表,对中国光热发电产业展开系统研究,并共同撰写了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政策研究》报告。我们并不希望光热发电像光伏那样迅猛发展,而是要求稳健,这就需要稳健的政策扶持,稳健政策的核心就是固定电价政策。不可小觑的力量在北京延庆县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一片荒地上,上百个伞状反射镜像向日葵一样追逐着太阳,它们将太阳辐射反射至一座塔状的吸热器中,再通过热力转化为电能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,我国已经搭建的太阳能高温集热系统约有22个,数个数十兆瓦级商业化光热发电项目在西北、西南地区相继落地。现在一些发电企业在进行招标时,将价格压得非常低,这使得行业内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企业很难生存,也不利于这一行业的长远发展。从全生命周期来看,太阳能热发电从设备制造到发电生产再到报废,整个过程与光伏发电的电池板生产和报废相比,能耗和污染水平都大大降低。
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塔式热发电整体解决方案,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徐能表示,该公司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基于智能小镜、熔盐蓄热、模块化等技术特色的塔式光热发电系统。相关机构预计,到2020年,国内光热发电的装机容量有望突破1000万千瓦,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以上。
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一位研究人员也对记者介绍说:高温集热管的关键性能要高,寿命要长,更要可靠,而吸热膜是其关键。王志峰认为光热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也极低。
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、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王志峰则表示,在电网接入方面,波动的光伏发电给电网运行带来极大挑战,而光热发电却可以像常规火电一样平稳可靠地并入电网,这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。但他最想迫切呼吁的是,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光热发电的上网电价政策。
太阳能发电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储热、储能系统,投资周期和获益周期都较长。王志峰说,这就希望能有一个稳定的政策保证整个产业的长期收益,而不是一事一议。不过,不少专家却对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表示,在国家激励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,处于起步阶段的光热发电要想缔造新能源奇迹,仍需攻克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等诸多难题。陆钧补充道:光热发电的品质也比较好,可作为电能的基础负荷来满足电网的需求,还可以将白天存储的多余热量留到晚上发电,从而实现发电站24小时连续稳定的运行。
前不久,国内首座大规模应用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一期10兆瓦工程顺利并入青海电网,二期40兆瓦工程2014年建成后,预计年发电量将达1.125亿千瓦时。目前,大规模发展的为槽式和塔式两种,蝶式和菲涅尔式发电站只有少量的示范工程。
太阳能热发电站涉及太阳能集热、常规发电、传热蓄热等多种系统集成,不少业内人士指出,在系统集成环节,电站的运行技术尤为重要,运行经验则是电站设计以及设备制造的核心,而我国却恰恰缺乏这种运行经验。这就是中科院电工所研制的我国首个塔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。
在光伏发电萎靡不振之时,它的孪生兄弟光热发电却迎来了春天。对此,王志峰建议,要想形成固定电价,前期就必须要进行示范效应。
为此,他们也希望政府能多给中国的电力企业集成电站的实践机会。更为关键的还有系统集成的技术难题。由于热量的存储技术比电能存储要成熟且廉价,因此,光热发电避免了光伏发电所面临的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,从而降低了整个发电成本。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陆钧告诉记者,与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发电不同的是,光热发电是先将太阳能转化成气体或液体的热能,再通过热能推动汽轮机等机械进行发电。
某热电设备制造商也表示,热电项目要想长期稳定地完善下去,就必须得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,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。例如,太阳能光热发电专用的低速大扭矩减速机,国内生产线都还尚未建立,这已经落后美国约25年。
在风电、光伏发电的热潮过后,曾经不被关注的光热发电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。对此,他们已经自主研发出能在极端条件下长期使用的吸热涂层,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。
技术和设备待攻克据记者了解,目前国内多家企业都在积极从事光热发电设备的国产化研制工作,试图从日渐壮大的光热发电市场中分得一杯羹。近几年,虽然国内企业在光热发电产品研发水平及生产能力上有所增加,但不容忽视的是,热电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,如系统集成、集热管、聚光镜等,却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。